去听,去了解,去感受,孩子的画 不仅是“看”的艺术,更是“听”的心声 传统观念中,我们往往习惯于用眼睛去“看”孩子的画,评判其技巧是否娴熟、色彩是否搭配得当。 然而,真正走进孩子的艺术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成人的视角,用心去“听”,去理解,去感受那些画作背后隐藏的故事与情感。 孩子的画,是心灵的语言 孩子们的画作,往往没有固定的形态和规则,它们或抽象、或具象,充满了童趣和梦幻。 这些作品,如同孩子们心灵的镜像,映射出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画作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欣赏,更应尝试去理解那些看似杂乱无章却充满灵性的线条和色彩背后的深层含义。 “听”画,是理解的第一步 “听”孩子的画,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用耳朵去听,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我们要以一种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倾听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这需要我们耐心询问孩子的创作意图,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故事和灵感来源。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画作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价值。 被“听”、被理解,是表达的乐趣 对于孩子而言,被“听”、被理解是他们创作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当他们的作品得到家长的关注和认可,当他们的心声得到老师的倾听和理解,他们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这种正面的反馈将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促使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家长和老师的角色是倾听者、引导者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在孩子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不仅要提供必要的材料和环境支持,更要成为他们创作过程中的倾听者和引导者。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放下成人的权威和偏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对话和交流;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作品和情感,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去听,去了解,去感受”不仅是我们在欣赏孩子画作时应持有的态度,更是我们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艺术世界,感受到那份纯真与美好;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自由、开放、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成长环境。 |
提倡培养孩子快乐的画画,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少儿美育,不仅仅是...详情
画画往往是最先吸引孩子们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自...详情
孩子学画一定要给孩子自由,还孩子的本色,开放式的方法孩子的世...详情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