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风里等你,好玩课程之创意美术节

来自: 阜南教育 收藏 分享 邀请

微风轻拂,芳菲四月

孩子们在操场上漫步嬉戏

但这片湛蓝的天空

还可以更热闹一点~

比如——

那些飞扬在空中的

属于春天的风筝......

春天的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吹绿了大地,吹暖了心扉,也吹来了阜南县玉泉小学十大好玩课程之“创意美术节”。4月28日下午,一只只风筝在玉泉学子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此次创意美术节,以风筝为载体,代替了传统的美术教育,以引导陪伴,启发和帮助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创作更是如此。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美术组的老师们身先士卒,为孩子们先行打样。

“据史书记载,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老师们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兴奋的讨论着接下来的“风筝之旅”,难掩心中的期待。

我们都做着同样的梦

我想看你飞得更高

你希望我让你飞得更远......

在老师的组织和家长义工的协助下,玉泉学子们喊着口号手拿工具,井然有序的到达了活动场地。只听老师一声令下,小豆包们迅速的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指定位置,每组同学领到空白的风筝后分工合作,组装完成后便用马克笔进行装饰。各组风筝在色彩的装扮下各有特色,有的优雅别致、有的搞笑可爱,有的简约大气,虽说孩子的作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没有画法就是最好的画法,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当纯色的白布变成五颜六色的风筝时,大家都变得异常激动,纷纷与自己的风筝合影留念。

五彩风筝的线

让可爱的孩子

牵住这最美的春光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风筝》中写道: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放风筝咯……”小豆包矫健的身姿在朱红色的跑道上来回奔跑着。孩子们的心和风筝拴在了一起,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看着笑着,蹦着喊着;风筝跌落了,孩子们急忙收线,紧张的上下拉动,不一会风筝又稳稳的飞了起来。汗珠闪动在孩子们的额头,亮晶晶的仿佛一粒粒珍珠,用手一抹,小珍珠不见了,那稚气未脱的脸上,现出了一幅本色的水墨画。远远望去,蓝天,白云,风筝,孩子……曼妙的组合在一起,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成了春日里天然的写意画。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纸鼓起的风,一线牵扯的筝,留下了爱和体验的种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风筝,一张张春光满面的合照,玉泉学子的微笑给了春光最美的回报。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

踮起脚尖就能飞起来的梦

在这个绿意盎然

肆意撒欢的春天

怎能没有属于自己的风筝呢

成果展示

知识拓展

春秋时期

相传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发明了风筝,“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东汉时期

蔡伦改进造纸术,坊间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南北朝时

风筝开始成为通信的工具,相传南朝“侯景之乱”,有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隋唐时期

社会安定繁荣,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渐渐有了娱乐功能。

五代

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故称“风筝”,现在则是统称为“风筝”了。

北宋时期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有清明时节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

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入欧洲。

清代

风筝技艺取得巨大进步,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近代

鲁迅先生在《风筝》里写道: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现代

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来双线外,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本文作者2018-5-2 17:34
中国儿童美术
粉丝1 阅读1920 回复0

精彩阅读

排行榜

儿童美术网公众号

扫码微信公众号
给你想要与成长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豫ICP备11013491号-4 )